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中心>工作动态
我市采用“1+2”服务模式 做好劳动能力鉴定工作
发布日期:2020-12-15 15:00 浏览次数: 字号:[ ]

今年以来市社保中心及时回应职工和用人单位关切,科学研判形势、积极主动作为,采取视频鉴定现场鉴定上门鉴定1+2服务模式,分类有序地开展全市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一是巧借互联网,采用远程视频劳动能力鉴定新模式受年初疫情影响,劳动能力鉴定现场查体环节无法进行。为切实解决部分职工困难,我们针对植物人状态ICU在院治疗的危重患者及全瘫癌症晚期患者探索实施在线远程鉴定新模式。专家组通过视频方式先与鉴定人所在医院的主治大夫确认病情并由主治大夫陪同查看患者状况并协助做相关体检结合职工提前提交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依据鉴定标准客观公正作出鉴定结论。全年共为179名危重症职工提供了线上鉴定服务,这一模式有效防范了人员聚集,实现了鉴定全程双方无见面,受到职工的认可和欢迎。

二是科学研判形势,有序恢复线下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按照“六个到位”思路,即组织机构到位、工作方案到位、物资用品到位、应急预案到位、管理责任到位、宣传教育到位,充分做好现场鉴定前的准备工作。鉴定时严格按照医院就诊和防疫要求,采取控、查、管、散措施:即通知时就控制人流。将每天的总人数控制在180人以内,分时段进行鉴定每个时段10人左右,确保人员相对较少、有序不聚集即入场时仔细排查。对所有进场人员测量体温健康码登记,要求进场人员全程佩戴口罩,14天内去过中高风险地区、感冒发烧的一律不允许进场即入场后严格管理。布设人员进场、出场两个通道,设置候诊室、隔离室,定时进行消杀保持现场清洁。入场人员间隔1米以上,保持安全距离即鉴定时散开距离。鉴定人一人一诊室进行面检查体后要求立刻离开鉴定现场禁止逗留今年以来,顺利为2612名职工进行了现场鉴定。

三是开辟绿色通道,提供预约上门鉴定服务。市社保中心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始终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便民利民针对部分不在院治疗病情记载比较危重的职工实际,实行特事特办、开辟绿色通道,预约进行上门鉴定。全年共为42名职工提供了上门鉴定服务,用实际行动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发展科 劳动能力鉴定事务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