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中心>图片新闻
“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介绍”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日期:2021-03-25 14:35 浏览次数: 字号:[ ]

325日上午,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介绍新闻发布会在省运会指挥中心A0112召开。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科长黄广灿主持发布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市社保中心主任刘西波,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王著华,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韩超、养老保险科科长张磊,梁山县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洪海出席发布会。会上,刘西波介绍了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王著华韩超张磊关洪海分别回答记者提问。

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晚报、山东商报、鲁网、中国山东网、大众网、济宁广播电视台、济宁日报、济宁晚报、东方圣城网、济宁新闻网、济宁发布12家媒体出席新闻发布会。

【刘西波】:各位媒体记者,大家上午好!下面,围绕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脱贫攻坚有关情况,介绍两方面情况:

一、近年来人社脱贫攻坚取得积极成效

脱贫攻坚以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坚持把脱贫攻坚当成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聚焦就业扶贫、社保扶贫、技能扶贫等工作,积极作为,狠抓落实,全市累计帮扶就业7529人,支持贫困劳动力创业393人,提供创业担保贷款贴息78.25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代缴居民养老保险费17.6万人次,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代缴居民养老保险费27.1万人次,652名贫困家庭学生享受技工院校五免一享政策,扶贫攻坚取得了良好成效。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坚持多措并举,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一是搭建求职招聘平台。持续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就业扶贫行动日等专项求职招聘活动,实施政策敲门专项行动采取一对一人社专员服务,为贫困劳动力提供点对点精准就业服务。对就业能力弱的贫困劳动力,开发扶贫公益岗位托底安置就业,确保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都能实现就业。二是扶持创建扶贫车间。鼓励各县(市、区)利用乡镇、村集体闲置土地、房屋创办厂房式扶贫车间,或设置分散加工的居家式扶贫车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三是深入实施技能培训。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总体目标,结合贫困劳动者就业意愿和技能水平,重点组织开展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全市培训贫困劳动力5100余人次。四是深化东西劳务扶贫协作。帮扶重庆万州区贫困人员来济宁转移就业,协助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指导援建就业扶贫车间。东西劳务协作连年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实现了能转尽转

(二)确保应保尽保,提高贫困人口待遇。一是持续核查比对,推动贫困人口参保全覆盖。人社部门积极与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沟通对接,采取横到边、竖到底,多方协同无死角的工作模式进行广泛筛查,全面摸清扶贫对象的底数。二是完善政策机制,推动参保人员补贴全到位。印发《关于做好贫困人员居民养老保险费政府代缴工作的通知》,为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代缴居民养老保险费,对符合条件的扶贫对象,允许提前5年领取养老金。与财政部门保持积极沟通对接,争取财政支持,在摸清底数算清帐的基础上将代缴、补贴等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确保财政资金按时拨付到位。

(三)落实五免一享政策,推进技工院校技能扶贫。加大技能扶贫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基层扶贫机构、驻村工作队等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将技能扶贫政策宣传到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引导发动贫困家庭人员接受技工教育或者参加职业培训。优化政策兑现流程,各县(市、区)人社局、扶贫开发办公室、技工院校均明确联系人,专人负责贫困家庭学生五免一享政策待遇的联系和落实工作。对符合条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兑现五免一享优惠政策,减免学费、住宿费、教材费,发放助学金。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步,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部署要求,在过渡期内保持政策总体稳定,扎实做好工作衔接、政策衔接。在促进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方面,持续开展促进重点群体就业专项行动,每年开发储备1000个公益性岗位,用于零就业家庭人员、贫困劳动力的托底安置;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带动更多贫困劳动力就业;推广邹城市村级劳务中介做法,有序引导富余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落实技工院校五免一享政策,促进贫困劳动力实现一技在手,就业无忧在强化社会保障方面,加强部门联动,深化信息互联互通,对未参保人员进行标注统计,及时办理参保登记,确保贫困人口参保全覆盖;完善政策机制,推动参保人员补贴全到位;优化经办服务,针对残疾、有精神疾病等贫困人员,实行一人一策、特事特办,确保养老保险待遇落实到位,加快推动新调整人员动态清零,实现贫困人口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在加强人才支撑方面,推进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工作,今年,力争新建市级乡村振兴工作站5家,新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50人以上。加强专家服务基层活动,积极申报专家服务基层项目、搭建省级专家服务基地和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平台,不断集聚专家智力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主持人】:现在回答记者提问,请提问记者首先通报自己所在新闻机构。

1、【《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刚才刘局长通报中提到了促进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请具体介绍一下人社部门采取了哪些针对性措施?

【王著华】为做好我市贫困劳动力的就地就近就业工作,人社部门重点在提技能”“供岗位”“稳得住三方面上下功夫。

提技能方面,全市人社部门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行动,对有培训愿望的贫困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技能培训,采取送培训入村等方式,将培训班开在学员家门口。疫情期间培训不断线,积极引导贫困人员参加线上培训。近年来,共培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5100余人次,有力保障了贫困劳动力有一技之长

供岗位方面,持续开展春风行动等专项求职招聘活动,为贫困劳动力搭建求职平台,同时,组织人社专员提供送岗服务,为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至少推荐3个适合的岗位信息。利用扶贫车间吸纳就业,全市先后设立就业扶贫车间128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1007人。另外,对具有劳动力能力、有就业意愿、就业能力差的贫困劳动力优先通过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实现兜底安置就业。全市上下多措并举,确保了贫困劳动力有岗可上

稳得住方面,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统筹就业补助资金、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扶贫专项资金等,接续出台生产经营主体以工代训补贴、就业扶贫基地奖补、求职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操作性强、含金量高的就业扶持政策,确保贫困人员就业岗位稳得住。据统计,全市发放相关补贴810万元。

2、【《大众网》记者】刚才刘局长说还要继续落实技工院校五免一享政策,请问脱贫享受政策子女可通过什么渠道就读技工院校并享受到五免一享优惠政策?

【韩超】目前,脱贫享受政策子女就读技工院校享受五免一享政策,可通过两种渠道实现。

第一种渠道,通过所在村居报名:每年7月份,市人社局会同市扶贫办面向社会发布年度技能扶贫技工院校和招生专业目录,有就读意愿的脱贫享受政策子女,填写《就读技工院校申请表》,填好意向院校和专业,到村委会(或社区居委会)报名。村委会(或社区居委会)审核同意后,由乡镇(街道)、县级人社、扶贫部门汇总报市人社局、市扶贫办,由市人社局根据申报人意愿,协调相应技工院校办理招生录取手续,并为其兑现相关政策

第二种渠道,自主报名:有就读意愿的脱贫享受政策子女,可根据发布的目录,直接到承担技能扶贫任务的技工院校招生办自行报名,并将其家庭情况告知学校,由学校核实后为其兑现相关政策。

3、【《济宁晚报》记者】社保具有兜底保障作用,请介绍一下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社保帮扶政策有哪些方面的调整?又将采取哪些措施推进相关政策?

【张磊】社保帮扶方面,在积极落实困难群体养老保险政策保持攻坚态势巩固社保脱贫成果。下步继续为符合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条件缴费年龄段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即时帮扶人口、重度残疾人全额代缴最低标准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继续为符合条件的人员,按月发放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今年继续提高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推进措施主要包括: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发放资料、进行现场咨询解答及相关媒体宣传等方式,向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即时帮扶人口等人员群体深入广泛宣讲,提高政策知晓率,形成积极良好社会氛

二是及时跟进督导。按期调度,准确掌握困难群体养老保险待遇落实情况,会同乡村振兴、残联、民政等部门,积极解决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三是推进信息共享。运用数据采集和更新运行维护长效机制,与相关部门数据进行实时共享,动态掌握相关人员信息,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及时落实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增强获得感、幸福感。这个问题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4、【《济宁新闻网》记者】我们知道,梁山县是我市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而就业扶贫是造血之策,请问梁山县在推动就业扶贫方面都采取了哪些针对性措施?

【关洪海】近年来,梁山县人社局紧紧抓住扶贫车间创建工作,助推滩区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我县共建设就业扶贫车间、扶贫基地16个,其中,国家级就业扶贫基地2个,省级扶贫基地4个,累计吸纳260余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发放扶贫基地一次奖补资金13.7万元。据统计,目前在扶贫车间工作的贫困人员月均收入超过2600元。

积极牵线搭桥,确保贫困劳动力与企业无缝对接。我们成立专班,安排专人,深入园区企业、乡镇村居,摸清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需求、收集企业用工岗位,通过比对,向双方精准推送信息;同时召开乐业迁建专场招聘会,送企到村、送岗到户等活动,全方位、多渠道搭建企业、贫困劳动力供需平台,实现供需双方无缝对接。

精心遴选产业,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难题。在就业扶贫车间创建过程中,我们针对贫困户普遍特征,精心遴选产业。入选的产业,一是就业门槛要低,技术要求不高,老年人也能干;二是增收效果要好,能保证就业人员每天至少收入60元,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三是产业要稳定,能够保障贫困群众长期、稳定就业。

三、提升服务质量,增添扶贫车间长效动力。在发挥扶贫车间长期效力这一着眼点上,我们强化全过程服务,扶上马还送一程。设立扶贫车间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相关政策扶持,激发了企业建设扶贫车间的积极性,扎稳了脱贫攻坚的产业根基。

四是发挥运作实效,激发贫困劳动力内生动力。扶贫车间造血式扶贫的作用和意义,在于让贫困群众深明勤劳致富光荣的道理,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在扶贫车间务工每天可挣到60—120元不等,让广大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尝到了甜头,改变等、靠、要落后观念,变要我脱贫我要脱贫,真正实现扶贫与扶志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