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老年群体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便利,市人社局着眼老年人实际需求,升级业务大厅服务功能,拓展延伸服务触角,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技术,为老年人提供贴心暖心的亲情服务,进一步提高了我市老年人乐享智能化生活的质量。
业务大厅功能升级,让老年人办事更“省心”。实施服务大厅功能提升工程,开通“老年人服务专窗”,大厅都设置了潮汐窗口,针对前来办理业务人员的实际情况,随时为行动不便或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开通专窗提供“一对一”服务;设置“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由专人为老年人提供政策咨询、引导老年人办理相关业务,协助老年人下载“济宁人社通”或使用自助服务终端办理业务,帮助免费复印、邮寄相关资料;配备了功能齐全的硬件设施,大厅入口处修建了无障碍坡道,办公场所内有无障碍电梯,便于老年人通行,提供轮椅、老花镜、应急药品等,同时,免费提供手机充电、饮用水等,方便老年办事群众等待时休息。
经办服务热情周到,让老年人办事更“安心”。全面推行微笑服务、文明服务、规范服务、延时服务,强化窗口工作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服务的专业化和精准化,尤其是要掌握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方面的注意事项;推行“一次告知制”,对具备条件的事项实行容缺受理、承诺办理,实行帮办代办,尽量让老年人少跑甚至不跑腿;老年人也可以通过电话预约、现场预约等多种方式进行预约,提前预约后由专门窗口办理,不会因为办业务人多而造成排队等待时间过长,部分业务如待遇资格认证等,也可预约让工作人员上门服务,持续提升老年人的办事体验。
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让老年人办事“零跑腿”。“现在政府部门的服务真是好!我母亲今年99岁了,因为有核酸检测的结果,所以告知我不用再去大厅或者用手机给她认证了,说是信息可以共享,我为人社的暖心服务点赞!”离休干部遗属杨大娘的儿子如是说。社保待遇领取群众都是老年人,为了少打扰甚至不打扰这部分群众的生活,今年,市人社局在全市推广使用惠民补贴待遇资格认证平台,整合公安、民政、交通、卫健、医保等相关部门单位的数据,与居民个人户籍、民政死亡殡葬、疫苗接种剂次、核酸检测情况、健康码、住院结算等22类轨迹的数据对接,为“静默认证”提供数据支撑,使退休人员在“无感”“勿扰”中实现了养老待遇资格认证。对于“静默认证”信息不足、不善使用智能手机以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市人社局提供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变“你找我”为“我找你”,变“坐门等人”为“主动服务”,大大方便了退休人员,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尊严感。另外,在“济宁人社通”手机APP开通“老年人服务专区”,把老年人需要的高频服务事项集中到一起,便于在手机上操作办理,将为老年人的服务真正落到了实处。
(市社保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