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策法规>政策解读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解读(二)
发布日期:2023-02-15 15:37 浏览次数: 字号:[ ]

法条

第二条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农民工,是指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的农村居民。

本条例所称工资,是指农民工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后应当获得的劳动报酬。

【释义】

本条是对关于《条例》适用范围的规定。

《条例》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实行精准立法,对农民工欠薪问题进行专门立法,实行特殊保护,将适用范围确定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需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专门要求要根治农民工拖欠问题,抓紧制定专门行政法规,确保付出辛劳和汗水的农民工按时拿到应有的报酬。这一要求不仅指明了依法根治农民工欠薪问题的立法方向,同时也决定了《条例》的适用范围应当聚焦于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据此,《条例》定位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专门行政法规,在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上优先适用;《条例》未作规定的,可以适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条例》作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专门行政法规,为明确法律适用范围,为地方执法提供指引,有必要对工资的含义作出法律界定。因此,在综合考虑现行法律法规有关工资规定的基础上,从最大程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角度出发,《条例》将工资界定为农民工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后应当获得的劳动报酬

 

 

                              监察仲裁科 执法支队供稿

 

                                                     202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