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劳动关系>劳动监察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解读(十一)
发布日期:2023-02-24 09:10 浏览次数: 字号:[ ]

法条

第十一条 农民工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通过银行转账或者现金支付给农民工本人,不得以实物或者有价证券等其他形式替代。

【释义】

本条旨在规范工资支付形式。本条明确规定以货币形式支付农民工工资,不得以实物或者有价证券等其他形式替代。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采用货币支付可以更好地反映劳动者付出劳动量与劳动报酬之间的关系,采用货币支付有助于劳动者对工资支配权的实现。如果以实物或者有价证券等其他形式代替货币支付,则可能影响到劳动者对工资支配权的行使,是对劳动者工资权益的一种侵害。三是有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五条规定;“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此次立法对此再次进行了强调。四是以货币作为支付工资的基本形式,符合国际通行的做法。同时,本条还对通过银行转账或者现金支付这一工资支付方式进行了明确和细化,有利于农民工工资安全支付和有效监督。同时,本条强调了工资支付的对象必须是农民工本人,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农民工本人,这是为了保证劳动者对工资支配权的实现,是保证农民工获得劳动报酬权益的重要内容。

 

                                          监察仲裁科 执法支队供稿

                                                                            202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