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专栏>济宁市“技能状元”职业技能竞赛专题>竞赛通知
关于2024年济宁市“技能状元”职业技能竞赛——“鲁班杯”全市建筑业(古建类)职业技能大赛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06-04 08:34 浏览次数: 字号:[ ]

各县(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乡建设和交通局、各职业(技工)学院,有关企业:

为提高从业人员技能,选拔发现人才,助推古建行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全市古建工匠水平,拟定于2024613—14日在曲阜举办济宁市技能状元职业技能竞赛——“鲁班杯全市建筑业(古建类)职业技能大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主题

传承圣城工匠精神,弘扬古建优秀文化

二、竞赛组织

主办单位为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曲阜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为济宁市建筑业协会、曲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曲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曲阜市总工会,协办单位为曲阜市建筑业协会、曲阜古建文化产业商会。成立竞赛组委会(附件1),负责竞赛的组织管理和赛事工作,大赛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曲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三、竞赛项目

古建筑木作、古建筑瓦作、古建筑石作、古建筑彩画作。

四、参赛人员及条件

全市范围内从事古建筑传统木工、古建筑传统瓦工、古建筑传统石工、古建筑传统彩画工从业人员均可报名参赛。已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山东省技术能手”“济宁市技术能手等证书的人员,原则上不再以选手身份参加本次竞赛。

五、竞赛标准及内容

竞赛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标准(按不低于高级工的要求)命题。竞赛方式为现场技能实操。

六、时间安排

(一)报到

时间:613日下午2-6点,地址:曲阜鲁班故里园东侧办公室。

(二)技能实操比赛

时间:614日上午8点,地址:曲阜鲁班故里园广场。

七、竞赛奖励

大赛设团体奖和个人奖。

(一)团体奖

以企业为单位,按参赛各职业(工种)团体总成绩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

(二)个人奖

大赛设置个人奖各工种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胜奖若干名。获奖总人数不超过参赛选手的60%,赛后颁发荣誉证书,获得一、二、三等奖的选手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

获职工竞赛前三名的选手,推荐申报2024年度济宁市技术能手

符合晋升条件的选手,可按照有关规定,推荐晋升职业技能等级。

八、竞赛报名

(一)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报名参加竞赛。各县(市、区)委派一名领队,负责本县(市、区)的竞赛联络工作。

(二)本次大赛积极探索建立赛、展、演、会“四位一体”职业技能竞赛办赛模式,在举办职业竞赛期间,拟在鲁班故里园内设往年技能大赛成果展,赛中赛后可现场观摩学习;拟增加技能演示环节,邀请琉璃瓦、木雕等非遗项目技师参加;赛后拟举办古建筑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内容包括学术研讨、历届获奖工匠匠艺分享等。各县(市、区)要积极发动辖区内建筑业(古建类)相关企业参与观摩或非遗项目技艺技能演示。

)各县(市、区)应于67日前将《2024年济宁市技能状元职业技能竞赛——“鲁班杯全市建筑业(古建类)职业技能大赛报名表》(附件2)和《2024年济宁市技能状元职业技能竞赛——“鲁班杯全市建筑业(古建类)职业技能竞赛选手汇总表》(附件3)的Word版和盖章扫描PDF版及参赛选手二寸免冠蓝色背景电子照片(以姓名+单位方式命名)发送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指定邮箱,逾期不再接受报名。

九、工作要求

(一)各县(市、)要充分认识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重要意义,积极动员技能人才参加竞赛活动,切实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全市竞赛。积极主动对接当地融媒体,通过现场直播、新闻报道等方式,大力宣传竞赛活动、行业人才需求和薪酬待遇,积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二)参赛选手须按要求如实填写报名信息并对所填报信息真实性负责。凡因不按要求报名,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的,取消参赛资格。

组委会联系人:王鹏飞 联系电话:15866067533

报名邮箱:15866067533@163.com

 

         附件:1.2024年济宁市技能状元职业技能大赛——“鲁班杯全市建筑业(古建类)职业技能竞赛组委会

            2.2024年济宁市技能状元职业技能大赛——“鲁班杯全市建筑业(古建类)职业技能竞赛报名表

              3.2024年济宁市技能状元职业技能大赛——“鲁班杯全市建筑业(古建类)职业技能竞赛选手汇总表

 

 

                                                                       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520


附件2-3(3).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