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中心>工作动态
全国典型、全省唯一!济宁市入选2024年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大事记!
发布日期:2025-01-26 15:21 浏览次数: 字号:[ ]

近日,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专家委员会会同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联合梳理2024年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发展进程中具有积极影响的大事,发布了2024年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大事记。济宁市打造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网络工作做法光荣上榜,成为全国九个省(区、市)典型做法之一、山东省唯一入选工作事项。

2024年,济宁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决策部署,着力推动劳动关系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聚集商务楼宇、工业园区、商圈集市广泛建立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将劳动关系治理触角延伸到最基层,为企业和职工就近提供一站式服务,织密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网络。

强化党建引领,平台建设实现“全域覆盖”。依托商务楼宇、工业园区、商圈集市党组织,将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嫁接植入商务楼宇(工业园区、商圈集市)党群服务站,在基层党组织的统领下,统筹协调工会、团委、妇联和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委员会等多方力量参与服务站建设为构建商务楼宇、工业园区、商圈集市和谐劳动关系搭建了新平台。目前,全市已建成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130余处、覆盖企业达到1.2万家,1家站点入选“全国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样板站点培育名单”。

突出民主协商,平台管理推行“九号议事”。服务站每月9召开由企业和职工共同参与的民主协商会议,共同研究解决辖域内劳动关系问题。会议实行“1+2”模式,即“1”个总召集方,由服务站党组织成员单位轮流担任;“2”个工作机构,即议事机构和理事机构,其中议事机构由党群成员单位、楼宇(工业园区、商圈集市)管理方、企业和职工代表等组成,理事机构由议事机构推选产生。会议议题从提出、确定、讨论到决策、实施和监督,都由企业和职工直接参与,企业和职工成为议事的主角

创新服务模式,平台服务实行“三张清单”。服务站整合辖区内企业场地、人才、技术等资源,形成10大类共享资源清单;定期收集企业和职工诉求,形成需求清单;根据企业和职工的需求情况,梳理出9服务项目清单。在服务促和谐的理念引领下,服务站吸纳商务楼宇(工业园区、商圈集市)党员、物业管理员、工会成员、企业职工和志愿者等力量,组建服务先锋队,为企业和职工提供业务办理、政策宣讲、矛盾调处等服务,累计解决企业和职工需求3000余件。

坚持因地制宜,平台建设彰显“区域特色”。济宁市任城区在海能电商园设立商务楼宇劳动关系服务站,服务站牵头成立楼宇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委员会,设立楼宇和为贵调解室,建立公益律师值班制度。汶上县立足地方优势产业,成立服装行业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指导县域14家头部企业开展行业集体协商,成功签订行业集体合同。微山县成立固定驿站+流动服务湖上综合服务站,针对偏远企业职工和行动不便劳动者提供上门服务,努力让劳动关系公共服务走进湖区群众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