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就业创业>创业服务
关于举办2025“农商银行杯”济宁市创业大赛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7-10 16:51 浏览次数: 字号:[ ]

各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农业农村局、退役军人局、总工会、团委、妇联、残联、广播电视台,各驻济高校:

为贯彻落实“创业济宁”五大行动,进一步挖掘培育优秀创业项目,鼓励自主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激发高质量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吸引更多创业者来济创业就业,拟于2025年7月—9月举办2025“农商银行杯”济宁市创业大赛。

一、大赛主旨

聚焦改革创新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以营造我市创业创新氛围、培养创业创新意识为目标导向,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突出参赛项目的社会价值和创业者的社会贡献。

二、大赛主题

“济创未来·宁聚英才”

三、组织机构

大赛由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济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济宁市科学技术局、济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济宁市财政局、济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济宁市农业农村局、济宁市总工会、共青团济宁市委员会、济宁市妇女联合会、济宁市残疾人联合会等11部门主办,济宁广播电视台、济宁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承办,省联社济宁审计中心及全市农商银行协办。

四、赛制安排

大赛设置3大赛道,精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济宁产业优势。参赛团队可根据项目情况选择其中1个赛道报名参赛。

1.先进制造赛道

聚焦我市优势产业发展,以围绕我市标志性产业链企业上下游开展的创业项目培育为目标,推动新质生产力促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类新兴产业创业项目。既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人、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绿色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包括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升级。

2.现代服务赛道

对经济发展具有支撑和拉动作用的服务产业。包括信息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物流服务、教育与体育服务,零售与电子商务,银发经济、宠物经济、家政与生活服务,文化旅游(含民宿经济),影视产品和技术、动漫产品和技术、游戏产品和技术,IP衍生品、潮玩、益智玩具等创意产品,现代时尚、艺术等相关领域。

3.乡村振兴赛道

重点面向有利于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致力于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富民产业,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各类乡村创业项目,包括农业科技研发、优良品种培育、特色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物流、乡村生态治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环保产业、文化传承与创新、劳务品牌及乡土人才培育开发等。

五、参赛条件

(一)参赛对象

1.个人或团队参赛:重点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及毕业5年内青年创业者,参赛对象为个人或团队(团队成员原则上不超过10人),拥有市场前景广阔的自主或原创性技术成果,所属产业范围符合赛制要求,且有意向在济宁注册落地。其中,主申报人须尚未在济宁设立企业,年龄在45周岁以下(1980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

2.企业参赛:参赛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所属产业范围符合赛制要求,有在济宁注册落地意愿,如为济宁辖区内注册企业参赛,企业注册时间须不超过5年(2020年6月1日及以后注册)。参赛企业主申报人为企业法人代表或显名股东,且年龄在45周岁以下(1980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

(二)参赛要求

1.参赛项目所拥有的成果、产品或服务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具备一定的商业可行性,且参赛者对参赛项目拥有合法自主知识产权或使用权(授权),无知识产权纠纷。

2.获得往届全国、山东省创业大赛一、二、三等奖的企业或个人,原则上不能重复参加本届大赛。

六、赛事流程

(一)报名(2025年7月1日到7月31日)

大赛报名分为县级赛区报名、部门和群团组织推荐报名。

报名由各赛区自行组织,按赛道分别报名,不得兼报。各赛区依据大赛报名参赛条件,对报名参赛的项目进行资格审核,每个赛道最少推荐2个项目;各部门、群团组织根据各自业务范围推荐参赛项目,并于7月31日前将审核后的报名表(附件1)和资格审核情况统计表(附件2)报送至邮箱,同时,以短信、电话、邮件等形式等方式告知本赛区参赛者。

各分赛区、部门群团报名参赛的创业项目,全部纳入“济宁市创业项目库”。市有关部门、群团组织已建立创业项目库的,本着自愿参赛、公平竞争的原则,可由相关部门推荐入库,参加全市赛事。

(二)初赛(2025年8月1日至8月20日)

初赛由各分赛区负责组织。由5名以上的专家组成大赛评审委员会,以创业计划书(模板见附件3)为基础,原则上需采取项目路演、现场展示、商业模拟、专家评选、尽职调查等方式进行初赛。初赛过程中要保存资料,并在当地媒体宣传,务必于8月20日前将进入市级复赛选手的路演资料(包括项目计划书、演示PPT、展示视频)、尽职调查报告报送至邮箱。初赛后一周内各赛区将赛事总结、精彩视频剪辑(约5分钟)和照片(不少于20张)报送至邮箱。

(三)复赛(2025年8月25日至8月29日)

复赛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专家评审”方式进行打分,专家评委不少于5名。根据各分赛区初赛推荐参赛项目材料进行评审,并按百分制打分,按照成绩排名确定入围全市决赛项目名单。三大赛道分别选取前10名进入全市决赛项目名单。

(四)决赛(2025年9月1日至9月5日)

根据复赛结果确定进入决赛的参赛项目,并在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向社会公示,公示无异议的进入决赛名单。

决赛主要通过“5+2+1”的方式进行,即每个项目5分钟路演、2分钟专家提问、1分钟现场打分。决赛现场不少于5名评委,按照百分制打分,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名,分别产生各赛道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4名。大赛结果产生后,将举办颁奖仪式和闭幕式。

七、评审标准及规则

(一)评审标准要点

以“鼓励自主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创新成果落地转化、拓宽就业渠道、带动高质量就业”为导向,重点关注项目的创新性、引领性、技术(产品)先进性、服务模式独特性和合理性、运营可持续性、带动就业数量质量等价值。

(二)评审规则要点

比赛项目采用“专家评审+现场路演”方式进行评选。参赛项目评分规则及评定标准将在大赛组织实施细则中进行明确。

八、奖励与扶持

(一)大赛奖项

对获市级决赛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颁发证书,其中,对获市级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参赛项目,按照一等奖2万元、二等奖8000元、三等奖3000元的标准发放奖金。对组织得力、成绩突出、未发生违规事件的县(市、区)赛区以适当方式通报表扬。各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相关部门按规定对获奖项目给予扶持。

(二)扶持措施

1.宣传推广。大赛获奖的优秀项目纳入市级创业项目库,作为全国、全省创业赛事的优秀储备项目,优先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举办的“湾创未来 粤聚英才”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等全国、全省创业大赛推荐资格。通过市创业大赛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展示交流、对接优秀资源,提升创业项目和创业者知名度,拓展发展渠道,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2.政策支持。将大赛评选结果与本地创业扶持、 “创梦护航” 陪跑服务、品牌赋能与传播矩阵、人才鼓励等政策措施相挂钩,对在市、县(市、区)级比赛中获得奖项的项目,提供“一揽子”政策包支持,具体包括创业指导、创投对接、放宽贷款条件、免费创业培训、入驻园区费用减免、给予创业补贴等内容。

九、配套活动

(一)启动仪式(2025年7月)

邀请大众日报、济宁日报、齐鲁晚报、济宁晚报、济宁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参加,对创业政策、大赛宗旨、融资服务等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报道,烘托创业大赛气氛。

(二)组织大赛优秀选手开展赛前培训(2025年6—8月)

联合创业导师团、专家团、有关院校专业导师队伍、舞台艺术导师等对进入市级复赛、决赛的选手进行专业培训,重点就完善创业计划书、舞台形象展示、项目包装设计等方面进行专业培训,帮助选手提炼项目优势,找准发展定位,把握比赛节奏,增强比赛信心,促进项目更好发展。

(三)颁奖仪式(2025年9月)

邀请市领导、协办承办单位等相关部门领导、创业精英、成功企业家、著名创投专家等嘉宾出席,决赛后为获奖团队和个人颁奖。赛后采访获奖选手进行报道,积极挖掘、宣传创业典型人物,发挥创业引领带动作用。

十、大赛宣传

各县(市、区)初赛由各县市区农商银行冠名,为济宁创业注入“金融动能”。制定大赛活动宣传方案,整合宣传媒介资源,创新宣传形式,按照赛前造势、赛中跟进、赛后延伸等三个阶段进行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各类媒体对大赛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紧密结合“创梦护航”创业陪跑工作机制、“乐业济宁”公益基层行活动暨“创业梦护”航创业导师基层行活动、“喵小创”系列宣传活动,提升我市创业大赛品牌效应,努力营造创业氛围、扩大社会影响、提升活动成效。

联 系 人:朱大鹏  沈震

联系电话:0537-2342077

电子邮箱:jncyzdb@ji.shandong.cn


附件:1.济宁市创业大赛各赛区项目清单

2.济宁市各分赛区参赛项目报名及资格审核情况统计表

3.济宁市创业大赛创业计划书模板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