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就业创业 > 就业服务
济宁市人力资源市场2018年上半年供求分析报告
发布日期:2018-07-13 11:34 浏览次数: 字号:[ ]

济宁市人力资源市场2018年上半年

供求分析报告

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服务中心

201876日)

 

一、 招聘会举办基本情况

2018年上半年,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共举办现场招聘会350场,其中大型招聘会30场,专场招聘会101场,固定招聘会219场,办会场数同比增加了4.48%。进场招聘单位18947家,同比减少了2.03%。提供就业岗位23.78万个,同比增加了14.19%进场求职人员21.85万人次,同比减少了5%。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0.17万人次,同比增加了5.94%。求人倍率为1.09

总体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用人单位招聘积极性较大,岗位数量有所增加,市场用人需求较为充足,求职者选择机会较多。但进场求职人数持续下降,供求双方的结构性矛盾较为凸出。

二、 企业用工需求的结构性分析

(一)招聘单位所属产业比重

上半年进场招聘的单位按照所属产业划分,所占比重分别为第一产业1.12%、第二产业为32.44%、第三产业为66.44%,去年同期所占比重分别为0.91%29.16%69.9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双创的不断深入,我市服务业发展迅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可以说第三产业已成为我市吸纳就业的绝对主力,在平稳就业局势、拉动岗位需求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招聘岗位所属行业比重

上半年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十个行业分别是制造业、批发零售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所占比重分别为29.62%22.35%7.93%7.05%7.02%4.66%4.18%3.94%2.91%2.19%,其他行业占8.15%

岗位需求排名前十位的行业中,制造业、房地产业、建筑业和教育业的岗位数量同比有略微增长,增幅分别为3.81%0.49%0.99%0.73%。制造业、批发零售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与去年同期相比仍然是提供岗位最多的三个行业,人才需求比较旺盛。房地产企业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始涉足长租公寓、家装、养老、房产经纪等地产服务类业务,造成房地产人才需求的增加,岗位需求由去年的第五位上升到今年的第四位。建筑行业的发展空间也将继续扩大,老城区改造、多个大型楼盘的建设仍需大批建筑类及技工类人才。教育行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释放出大量的专业技术岗位,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培训,市场发展潜力很大。

(三)职位需求情况

职位需求最为旺盛的前十位分别是:销售|市场|客服|贸易、生产|质管|技工、服务业、建筑|房地产|物业管理、经营管理|人力资源|行政  、教育|法律|咨询|翻译、财务|金融|保险、电子|电气|能源|化工、计算机|通信、保安|家政。与去年同期相比,售和技术工人仍是市场最为需求的岗位,同时也是用工缺口较大的岗位。销售岗位压力大、工资待遇波动大和经常需要出差等原因造成人员流动性大,导致岗位人才需求一直高居榜首。生产技术工人由于劳动强度大、工资相对较低也不能吸引更多求职者关注,导致这类职位形成了长期的需求。

(四)招聘岗位学历需求

学历要求所占比重分别为:专科19.78%、中专及以下学历11.81%、高中8.73%、本科及以上学历5.18%拥有一技之长的职高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同时用人单位对大专学历的求职者需求量较大。另外,对学历不做限制的岗位占到了54.50%,这说明用人单位在人岗匹配方面的要求越来越务实,更加讲究员工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五)招聘岗位年龄需求

25-34岁年龄段的求职者是用人单位最青睐的,岗位需求比重在33.39%,其次是16-24岁年龄段,岗位需求比重在28.15%35-44岁年龄段的岗位需求度和16-24岁年龄段相当,所占比重为27.60%45岁以上年龄段求职者需求主要集中在服务行业,所占比重为10.86%

(六)招聘岗位技能需求

相比持有较高的等级证书,用人单位更青睐具有多年工作经验、适应性较快的求职者。从抽样调查来看,48.89%的市场岗位需求对技术技能等级不做限制,高级技师的岗位需求占0.93%,技师的岗位需求占3.20%,高级工的岗位需求占8.26%,中级工的岗位需求占13.66%,初级工的岗位需求占10.5%;高级职称的岗位需求占2.57%,中级职称的岗位需求占5.15%,初级职称的岗位需求占6.84%

三、 求职者情况

从性别来看,66.86%的求职者为男性,33.14%的求职者为女性。去年同期,64.36%的求职者为男性,35.64%的求职者为女性。可以看出,性别比例失衡的现象依然严重。

从求职者年龄分布来看,1624岁求职者占27.91%,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32%2534岁求职者占47.09%,同比减少13.13%3544岁求职者占13.95%,同比增加了2.07%45岁以上求职者占占11.05%,同比增加了7.74%。从年龄上来看,中青年男性求职者占据了市场绝大比重,但45岁以上求职者增加明显,年龄增大的趋势日益凸显。

进场求职者学历结构比重分布如下:初中及以下学历求职者占12.78%,同比增加了7.81%;高中学历求职者占33.14%,同比减少了0.56%;大专学历求职者占36.63%,同比减少了4.53%;本科学历求职者占15.12%,同比减少了3.11%;硕士及以上学历求职者占2.33%,同比增加了0.39%。今年上半年进场求职者学历层次有所下降,初中及以下学历求职者数量增加,大专和本科学历求职者数量减少。

从求职者身份来看,再就业群体占比43.6%,同比减少了7.78%;在岗人员占比19.77%,同比减少了2.05%;初次就业人员占比15.12%,同比减少了0.9%;其他如本市农村人员、下岗职工、在校学生、外地市人员、退休人员所占比重分别为8.72%5.23%4.65%2.33%0.58%,与去年同期相比都明显增加。

从劳动者具备的专业水平来看,12.79的求职者具备初级技能证,16.86%的求职者具备中级技能证,9.88%的求职者具备高级技能证,2.33%的求职者具备技师及以上水平资格证;具备初中高级职称的求职者比重分别是12.79%8.72%1.16%;此外还有35.47%的求职者并未获得技能或职称认证,比去年同期增加9.22%

从求职者的薪酬诉求来看,伴随物价、房价的上涨,大部分求职者对薪酬的期望值逐年提升,薪酬诉求在4000元以上的求职者比重最大,占比为25%。其他如3500-4000元,3000-3500元,2500-3000元,2000-2500元,1500-2000元所占比重分别为22.09%20.93%15.12%12.79%2.91%,呈逐渐下降趋势。此外,只有1.16%的求职者对薪酬无要求。

四、 主要行情特点

(一)求职者数量不断减少,企业招工难度加大。今年,我市工业经济持续向好,制造业用人需求旺盛,同时服务业发展迅速,房地产市场稳中有升,岗位需求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增加。由于求职方式多样化和就业群体中呈现出慢就业现象,大大影响了当前的市场形势,造成进场求职者数量急剧减少,求职群体出现年龄增大的趋势,用人单位的招工难问题越来越突出。

(二)服务业受关注度高,知识型服务业用人迫切。随着消费升级时代的来临,第三产业用工需求增多,寻求在服务行业工作的求职者也越来越多。据调查,求职者的意向就业行业中,第一产业占比2.32%,第二产业占36.63%,第三产业占比61.05%,可以说,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更容易吸引求职者关注。特别是知识型服务业用人需求增长迅猛,如行业研究、工程技术资讯、法律和财务服务、教育培训等,作为一类提供智慧资产的特殊服务业,为大学生和行业精英人才提供了大量匹配的工作机会。

(三)95后青睐生活和时尚相关职位,大学生创业多围绕互联网。受多元化就业和新型择业观影响,对于“95新一代职场人来说,薪水、稳定性早已经不是最主要的考量点,有趣时尚成为他们选择职业时的重要指标。游戏测评师、运动治疗师、私人摄影师、商业插画师、主播等新兴职业蓬勃兴起,年轻人就业时面临更多样化的选择。互联网经济规模逐年走高,带给人们更多的互联网红利。高校毕业生选择创业的人群中,很多人选择了海淘、自媒体等新兴互联网创业项目,微商、时尚买手、网络直播、短视频创作者等非常独立又自由的职业深受年轻创业者的喜爱。

(四)年轻求职者倾向慢就业,招聘单位为吸引人才煞费苦心。当前新一代职场人就业更注重软福利、企业文化等心理感受,特别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求职者不急于就业,为了找到理想职业宁愿选择待机,考虑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变缓的趋势。而另一方面招聘企业用人需求迫切,求才若渴,为了吸引优秀的人才,面对95后大学生的挑剔,招聘企业推陈出新、花样百出。他们在招聘文案、招聘项目名称和招聘福利上,大有为95后量身打造之势。在招聘人员时,企业把合伙人放在招聘岗位的第一位,有相关的行业经验、工作有激情、愿意与公司共同成长的人才更是受到创业企业的青睐。

五、 未来行情预测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容忽视。七月份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高峰期,今年全市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3.6万,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压力巨大。我市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排名靠前的营销员、服务员、技术工人等一线岗位不受高校毕业生青睐,专业技术岗位仅占总需求的14.56%,这导致与应届高校毕业生群体匹配的岗位数量有限。另外,慢就业等新趋势显现,再加上历年沉淀下来的未就业毕业生将累积叠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容忽视。

(二)招聘岗位的技能和知识化程度将提高。随着我市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中高端产业加快发展,产业升级带来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的深化,对于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我市企业对于知识型、技能型劳动者的需求将不断增加。知识水平相对较低且缺乏一技之长的简单劳动力,则将面临更多的就业压力。

(三)紧缺的互联网人才炙手可热。由于大型互联网企业、信息产业的扩展,对于企业而言,为了适应当下的互联网经济,让自己的企业在未来的互联网信息化浪潮中不倒,增加更多的信息化基础运营建设投入、招募大量的计算机人才成为首要,这也意味着计算机信息技术行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市场需求将居高不下,计算机人才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

 

 

注:市场总体数量和结构比例来源于全市人力资源市场现场招聘会呈报数据及现场抽样调查,同环比按可比口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