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人社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锚定“法治人社”建设目标,扎实推进学法用法、执法普法,持续推动法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市人社局连续多年获评“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连续4年保持“零败诉”。
一、强化部署推进,推动法治建设走深走实。始终把法治建设责任扛在肩上,将“法治人社”作为全面建设“五型人社”的重要内容,推动法治工作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局党组定期研究法治建设工作,制定了《行政复议答复和行政应诉工作规程》,拟订了《法治人社建设工作指引》,购置了一批执法检查设备,组织开展班子成员专题述法,每年向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报告法治工作情况。压实法治建设工作责任,细化局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明确了10类15条具体职责;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统筹抓好分管领域法治建设工作。同时,积极融入服务全市工作大局,加强法治人才引进培养,通过组织开展事业单位“优才计划”、公开招聘、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等,三年来引进法律专业人才197人,为全市法治工作提供人才支撑。
二、强化学习教育,推动法治思想入脑入心。坚持“班子带头、全员参与”,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党内法规、行业法律法规等,构建“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党员干部”的共学体系,推动学法用法常态化。创新开展“学法明理·经典润心”活动,每次党组会、局长办公会、党支部会议前,都讲解学习1条法律法规、1句传统文化,提升干部法治素养、政德修养,先后学习了《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以及民法典等。组织开展“干部大讲堂”“练兵比武”等系列活动,邀请司法局领导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行政处罚法》等专题授课,组织全体人员参与“国家宪法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专题学习,学法用法考试参考率、合格率均保持100%,我局一名干部提名“济宁十佳法治人物”,一名干部在全国人社系统法治知识竞赛中获三等奖。
三、强化制度执行,推动依法行政见行见效。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构建从决策到执行全过程监督体系,不断推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执法。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等,组织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7件,均履行备案程序,我局《十四五促进就业规划》法治审核工作被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报道。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三项制度”,启动开展规范执法专项行动,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实现“进一个企业、查多项事”,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推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集体会商机制,对每一起案件均由局主要负责人召集分管负责人、法规科室、业务科室以及法律顾问等研究分析,会商提出答复或应诉意见,局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案件胜诉率均保持100%。
四、强化宣传引导,推动普法宣传常态长效。坚持“谁执法谁普法”,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持续打造“矩阵式”普法宣传体系,不断提高行业法律法规覆盖面和知晓度。组建“助企攀登服务专班”,建立HR服务专员常态化服务企业机制,市县人社干部联系包保3000余家规上企业,为企业提供人才招引、用工招聘、政策落实、法律法规宣传等集成化服务。在济宁日报、“济宁人社”“济宁社保”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出普法宣传专题,开设“普法小贴士”“以案说法”等宣传专栏,拍摄“儒小保”动漫视频、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情景剧等,普及宣传劳动社保法律法规。策划社保政策进万家、就业政策进校园、工伤保险集中宣传日、劳动争议预防宣讲团送法进企业等系列活动,推动实现人社普法“一月一主题、月月有活动”。开发上线“济宁市劳动纠纷维权平台”,全面推广“农民工安全帽维权联系卡”制度,农民工扫码即可查阅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增强农民工依法维权意识。
下一步,市人社局将以此次实地评估为契机,认真领会省、市法治建设工作安排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一规划两纲要”,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工作任务,切实履行法治建设工作责任,全力建设“法治人社”,为依法治市工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