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供求总体情况
上半年,全市人力资源市场“春风行动”“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民营企业服务月”等专项招聘活动有序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高频次举办,全市共举办各类招聘会645场、同比下降3.15%,参会企业1.46万家次、同比下降11.95%,发布就业岗位34.19万个次、同比下降5.67%,求职人员33.28万人次、同比下降1.57%,达成就业意向7.16万人次、同比下降17.60%;求人倍率(岗位需求人数/求职人数)为1.03。受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影响,上半年市场供求数据同比均有所下降。
二、用人需求情况
(一)产业需求。上半年第一、二、三产业岗位需求占比分别为0.72%、33.78%、65.50%。产业需求结构比例变化不大,第一、第三产业同比下降0.02%、0.87%,第二产业同比上升0.89%。今年以来,第二产业岗位需求比例保持在1/3以上,在助推我市制造强市首位战略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
(二)行业需求。上半年前10位行业岗位需求占总需求的94.64%。其中,制造业需求比例保持在30%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需求比例同比下降2.30%、1.47%,信息计算机软件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需求比例同比上升2.55%、1.27%。
(三)职位需求。市场职位需求前10位中,销售人员、技术工人需求比例稳居前2,交通/物流/仓储、行政/后勤需求比例同比略有下降,技术工人、互联网/网络同比略有上升。
(四)学历需求。市场岗位对学历不做要求的超过半数,占56.15%;其他学历需求比例变化不大,专科及以上学历占26.78%,大多数岗位对学历不作过高要求。
三、求职者情况
(一)求职者身份。上半年,各类求职群体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初次就业人员、本市农村人员依然是求职主体,再就业群体比例同比略有上升。
(二)学历结构。各学历求职人员比例变化不大,高中(中专、中技)及以下学历占51.74%,专科学历求职者占32.25%;本科及以上学历占16.01%。
四、供求分析
(一)市场对接活动有序推进,岗位数量相对下降。今年上半年,全市人力资源市场需开尽开、持续发力,春风行动、岗位集市、人才夜市、专场对接、直播带岗等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密集举办,为保障市场供求充分对接创造了有利条件;受经济下行持续影响,上半年参会企业同比有所减少,岗位数量、求人倍率相对下降,求职者受岗位选择范围收窄影响,达成就业意向同比减少。
(二)制造业用工相对稳定,服务业需求出现分化。在全市大力推进制造强市首位战略背景下,我市制造业用工需求保持稳定,市场岗位数量占岗位总需求的30%以上,在全市稳就业、促发展方面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服务业方面,批发零售、居民租赁、餐饮娱乐等行业需求缩减;文化旅游、网络信息、交通运输等行业势头良好,“年味经济”“春日经济”“夏日经济”接棒升温,为消费市场和用工需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就业空间。
(三)高校毕业生有所增加,线上求职成为主流。二季度以来,高校毕业生进入求职高峰期,大量应届毕业生进入招聘市场,校园招聘、市场专场、线上宣讲等各类高校毕业生活动密集举办,毕业生求职群体数量有所增加;同时,随着线上招聘平台的快速推广,网站、微信、抖音等线上招聘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广受年轻求职者青睐,我市“济宁就业人才”微信号、抖音号等线上平台点击量、观看量稳步增加,线上市场求职人次已超过总求职人次的2/3,成为市场求职主要渠道。
五、对策建议
(一)加大惠企政策落实力度。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各级政府出台的系列减税降费、补助补贴等惠企政策,对稳定市场主体、稳定就业岗位发挥出重要作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背景下,要继续加大惠企政策落实力度,扎实推进“政策敲门、免申办理”工作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落实社会保险、职业培训、人才岗位等方面补贴以及其他惠企政策,为保市场岗位、稳就业大局筑牢用工主体基础。
(二)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有效落实高校毕业生“启航扬帆计划”,开展“全方位、不断线”就业创业服务专项行动,加强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加大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市场、社会化就业;有效落实公岗、国企等毕业生招聘比例要求,加强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对市场就业确实存在困难毕业生,有效发挥公益、基层岗位等托底安置作用。
(三)密切关注行业用工动态监测。加强重点行业用工情况监测,对建筑、房地产、金融等重点行业从业、失业人员强化就业服务保障,针对性地推送人社优惠政策和就业服务信息,精准开展重点群体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岗位推介、政策落实等专项就业服务活动,积极为重点劳动群体寻岗、稳岗、转岗等提供精准就业服务供给。